《中國青年報》(2014年11月11日09版)
  本報訊(記者蔡夢吟)11月4日,本報報道《“馬蘭花開”清華園》刊發後,在清華學生中引發了新一輪關於“人生選擇”的討論。共青團清華大學委員會宣傳部部長何雪冰透露,校團委通過各院系團支部展開了閱讀中青報活動,引導同學們向“鄧稼先精神”學習,把青春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清華大學原創話劇《馬蘭花開》全景展現了大漠深處的“馬蘭花”——隱姓埋名28年的我國“兩彈元勛”鄧稼先,少年有志、學成回國、報效祖國及至為我國的科研事業奉獻生命的波瀾壯闊的一生。11月3日晚,《馬蘭花開》作為第四屆中國校園戲劇節開幕劇在上海上演。
  記者瞭解到,在讀報過程中,同學們對於鄧稼先的人格力量,以及《馬蘭花開》劇組與“鄧稼先”三個字“相匹配”的付出,感到很受觸動。清華經管學院2013級本科生陳劉旻說:“看了報道很感動。以前對自己的人生有好多迷茫,現在覺得生命的意義應該在於拼命的努力。從‘老學長’身上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
  “老學長”,正成為許多同學的新坐標。清華金融學院2012級碩士生初眾表示:“如果不是看《中國青年報》,我都不知道還有那麼多清華學長長眠在祖國西部……一個號召,一紙通知,學長們就能暫時割捨親情愛情踏上艱苦的旅程;一個背包,一張車票,他們就能堅定放棄物質享受奔赴蒼茫的戈壁。時代變了,但國家對清華人的期望沒有變——把人生價值和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我會加油的!”
  在清華工程物理系2014級研究生王子野看來,“個人選擇與歷史使命的融合總是能激發出青年人昂揚的鬥志”。他對文中描寫老鄧去世前的場景印象深刻,“老鄧至死都心系國家,他從青年時就找到了自己認為‘死了也值得’的奮鬥目標。今天,我們這代清華人的奮鬥目標又是什麼?”
  清華土木系2013級碩士生丁嘉威覺得,他從《馬蘭花開》劇組的故事里,讀到了久違的感動。“‘中國夢’就是具體而微的——有信念有夢想,並始終堅持的人才能剋服萬難,交出漂亮的成績單。《馬蘭花開》劇組的每個同學都是夢想者。希望我也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清華2014級法律專業碩士生魏思策表示,作為一名“不只一次看過《馬蘭花開》的在校生”,每次觀看該劇都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而《中國青年報》從劇本創作歷程、編劇初衷以及老師期待等多個方面,向更多的青少年傳遞了這部看似普通的學生戲里飽含的教育價值和歷史意義。他說:“希望更多的讀者會因此瞭解《馬蘭花開》,走進‘老鄧們’的精神世界;也希望其他高校會涌現出更多這樣集思想性、藝術性和實踐性一體的藝術作品!
  《“馬蘭花開”清華園》,當清華人文學院2011級本科生範梓騰看到《中國青年報》對該劇的報道標題時,頓覺感慨,因為“馬蘭花開,是一群清華園裡的青年去重走和見證那段歷史的過程”。
  範梓騰這樣解釋《馬蘭花開》及相關報道在校內引發廣泛關註的原因:“時間流逝,有些事情看似離我們遠去,實際上他們從沒離開。關於《馬蘭花開》的故事,喚醒了同學心中對先輩卓越貢獻與偉大歷史的集體記憶。”
  另據何雪冰介紹,接下來,清華校團委還將結合《馬蘭花開》及相關報道引發的討論效應,進一步開展學生的就業引導、就業實踐活動,鼓勵同學們下基層、接地氣,尋找青春價值的真正實現。
  相關文章
  (原標題:本報《馬蘭花開》報道引發清華學生討論“人生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nbfrro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